#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盛大開幕
## 引言:一個生態與教育的綜合體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於上個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上水地區一個新的生態保護與教育基地。這個佔地37公頃的公園不僅是為了補償北都發展所造成的生態損失,更致力於為來訪者提供一個親近自然的機會。截至上月底,已經有約5000名遊客到訪,讓這個新景點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三大區域:多樣性與美的結合
公園內的設計十分用心,分為三個主要區域:5公頃的訪客區、11公頃的農業區及21公頃的生態區。訪客區特別適合拍照打卡,金黃色的稻田、層層疊...
在香港大澳南面水域,昨晚7時許,一條長約5至6米的朗氏印太喙鯨不幸擱淺,最終因傷重而不治。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因為朗氏印太喙鯨是極為罕見的物種,這是香港首次錄得該物種的活動蹤跡。
據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的估計,這條擱淺的鯨魚可能因為迷路或受到攻擊,才游至大澳水域。當時,多名市民見狀,立即跳入水中,試圖拯救這條受傷的鯨魚。儘管他們的努力令人感動,卻仍無法挽回鯨魚的生命。
據悉,這條鯨魚在擱淺時身上有多處流血的傷口,顯示其受傷情況非常嚴重。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救援後,專家們無奈地宣布這條鯨魚...
近日,香港動植物公園發生一起引人關注的事件,公園內的九隻猴子接連死亡,經過詳細的病理學診斷和解剖,最終確認死因為感染類鼻疽伯克氏菌所引發的敗血病。這一消息不僅引起了公眾的強烈關注,也讓相關部門對類鼻疽的防控工作再次重視。
據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的說明,這九隻猴子的死亡事件發生在本月初,經過調查和化驗,確認它們的身體組織中存在大量的類鼻疽伯克氏菌。相關專家表示,類鼻疽在香港屬於風土病,雖然一般不會通過人與人或動物傳播,但其病菌在本地環境中仍能存活,這引發了對公共健康的擔憂。
此外,衛生防護中...
近日,香港動植物公園接連發生9隻猴子相繼死亡的事件,令公眾倍感震驚。經過專業解剖和檢測,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確認這些猴子死於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起的敗血病,這一結果不僅讓人感到惋惜,也讓人對類鼻疽的傳播途徑產生了關注。
據了解,類鼻疽是一種由伯克氏菌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影響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和家畜。此病菌的潛伏期較長,且可經由直接接觸或吸入受到污染的物質而傳播。此次事件中,死亡的猴子均在同一地點發現,且他們的屍體經過檢驗後,器官組織中發現大量的類鼻疽伯克氏菌,這也讓人推測可能與公園內近期的土木...
在兩岸關係緊張的背景下,海峽交流基金會的秘書長羅文嘉於近日在馬祖大坵島提出了一項富有創意的提議,希望透過與對岸海協會的協調,將一對梅花鹿送往福州動物園,以促進兩岸之間的交流與理解。羅文嘉的提議不僅是對動物保護的呼籲,更是希望透過這一象徵性的行動來緩和目前的緊張局勢。
在會議中,羅文嘉指出,近來中國大陸在周邊海域的軍事演習讓和平的氛圍受到影響,這樣的情勢下,兩岸之間的對話顯得尤為重要。他提到,馬祖作為兩岸交流的前沿,應成為協商的場所,並邀請海協會在當地展開對話,以期找到解決目前緊張局勢的辦法。
對...